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舉行 助力灣區發展創新力的政策供給與創新

香港文匯網2025-05-25
5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在前海舉行(本網記者李望賢 毛麗娟攝)

(記者文匯網記者李望賢 毛麗娟 深圳報道)承載着「一國兩制三法域」特色的大灣區,正邁向縱深推進的全新發展階段,打造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核心的制度創新高地,正成為三地的緊迫課題與核心要務。5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在前海舉行,來自粵港澳三地政、產、學、研數十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全面提升灣區發展創新力的政策供給與創新」,為大灣區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大會當天發布了《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礎,設立中國式治理現代化政策創新先行試驗區》報告,並圍繞公共政策、經濟政策、科技政策以及社會政策創新四個領域舉行了四場圓桌會議。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在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上圍繞「大灣區發展與公共政策創新」分享觀點。 李望賢攝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出席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並參與「大灣區發展與公共政策創新」研討。 李望賢攝

據悉,「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每季度將舉行一次,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邀請粵港澳三地政、產、學、研代表,搭建對話平台,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政策創新鼓與呼。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表示,希望持續舉辦圓桌會議,促成多方交流,聚焦更加前沿、專業的話題,切實推動大灣區建設。(本網記者李望賢 毛麗娟攝)

搭建粵港澳「官產學研」對話平台 譜寫多方協同「交響樂」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在致辭中表示,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名稱有其深意,大公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大公,天下為公,「公」就是人民,本次論壇討論公共政策,恰是題中應有之義。是次圓桌會促成多方交流,希望持續舉辦,打造成為政府部門、學者、社會各界參與的關於大灣區建設政策的規劃會議和圓桌會議,形成政策設計者、制定者、受益者,以及政策的需求者幾方聯動,討論建設中的問題,切實推動大灣區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積極推動政策體系與制度框架的創新性變革,是全面提升大灣區發展創新力的有力保障。在國家戰略維度,大灣區應以創新智慧將「制度差異」轉化為「治理優勢」,為「一國兩制」實踐探路、為國家戰略落地架橋,打造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區域治理新模式。在區域發展維度,應通過制度創新,打破人才、資金、數據等要素的跨境流通障礙,讓大灣區真正成為吸引各類創新資源自由涌動的「強磁場」。在全球競爭維度,當今世界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局,大灣區要贏得主動,就必須在制度創新上敢為人先,在數據跨境、綠色金融、知識產權等領域率先形成「中國標準」,讓世界在灣區實踐中看見中國制度的開放張力與創新活力。

他強調,大灣區的政策創新,從來不是單打獨鬥的「獨奏曲」,而是多方協同的「交響樂」,需要中央頂層設計的戰略引領,需要地方治理的精準落子,需要市場主體的活力迸發,更需要社會各方的智慧激蕩。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參與主辦「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希望擔當信息橋樑,搭建對話平台,將灣區「制度之異」轉化為「制度之利」。

5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在前海舉行,期間圍繞四個話題展開研討,圖為嘉賓探討大灣區科技政策。 李望賢攝

四場圓桌會議智慧激蕩 林尚立總結大灣區發展兩大維度

5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人民·大公」灣區智匯政策圓桌會在前海舉行,期間圍繞四個話題展開研討,圖為嘉賓探討大灣區科技政策。 李望賢攝

當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鵬教授發布了《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礎,設立中國式治理現代化政策創新試驗區》的報告,並舉行四場圓桌會議,分別聚焦「大灣區發展與公共政策創新」、「大灣區發展與經濟政策創新」、「大灣區發展與科技政策創新」、「大灣區發展與社會政策創新」。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香港科技園首席人才總監王秀麗,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校長劉建德,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行政會委員宋碧琪,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顧問高級技術員(研究員)張元元,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塗廣建等來自粵港澳三地嘉賓以及浙江省杭州錢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胡潛、江蘇省蘇州市社會科學院院長王俊等與會代表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林尚立指出,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公共政策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而政策和市場怎麼有機配合,既能夠為市場開拓空間,又能保證市場穩定運行,很考驗政府的能力。在新時代發展浪潮中,要把握歷史主動,需要有效的政策供給創新。大灣區作為新型的發展平台,更需要政策的引領,也是學者很好的研究平台。

是次圓桌會議已見成效,他總結,大灣區的發展需要注意兩個維度,一是合作過程中的政策議題,依次是發展、平衡、一體。其次,大灣區發展要重視這四個「動」:平行流動、高端帶動、轉化互動、國家推動。通過大市場讓各個方面的物、人最大限度流動,要把粵港澳大灣區變成高端平台,實現人才、科技、服務、管理的高端化,高端帶動,讓各方自覺動起來,謀求發展,謀求平衡,追求一體。

責任編輯: 孫佳藝

一毛不能少 特朗普拒绝削减万亿美元军费预算

2025-05-25

经济热点问答丨美方威胁对欧盟征收高关税意欲何为?

2025-05-25

专访|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哥中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访哥伦比亚对外大学教授莉娜·卢纳

2025-05-25

“布隆迪迈向光明未来的重要一步”(新时代中非合作)

2025-05-25

是否用了翻译?俄乌突然爆发激烈争执

2025-05-25

美欧关税战若升级 德国或面临2500亿欧元损失

2025-05-25

美国关税大棒下 欧洲多行业恐陷生存危机

2025-05-25

米价居高不下 日本新农相承诺投放低价储备米

2025-05-25

不研究的“学者”、不观光的“游客”,国安部起底间谍N副面孔

2025-05-25

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海外 多国举行赛龙舟活动

2025-05-25

今年前4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5.85亿吨

2025-05-25

绿电占比达98%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2025-05-25

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时代华章

2025-05-25

文化中国行丨悠悠清音越古今 他们让黄梅戏越唱越“年轻”

2025-05-25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是增,是稳,还是降?”

2025-05-25

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工被开除党籍

2025-05-25

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2025-05-25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2025-05-25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李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5-05-25

展现魅力 激发活力

2025-05-25

中外專家籲盡快推動香港加入RCEP

2025-05-25

夏粮主产区即将迎来大规模机收 多种农机具大显身手

2025-05-25

智能化设备助力煤炭行业加速向清洁化、高效化转型

2025-05-25

9旅遊熱點港味濃 內地客撐景點收費:最緊要值回票價

2025-05-25

一大批高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博会

2025-05-25

2025-05-25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收逾1200宗申請 料吸資逾370億

2025-05-25

【文博会观察】AI展区惊艳亮相 未来科技触手可及

2025-05-25

习近平向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2025-05-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

2025-05-25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 「護國安 守交通」嘉年華隆重登場

2025-05-25

六合彩端午金多寶 5.29 攪珠 估計頭獎達$5,000萬

2025-05-25

33歲男子屋邨電錶房燒炭送院亡

2025-05-25

百舸争流迎端午 各地龙舟赛陆续开赛

2025-05-25

习近平向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2025-05-25

(有片)北京科創公司到港取經 自動駕駛技術成功出海進軍中東

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