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组合拳”追“丰”正当时 多措并举打赢“三夏”关键仗

央视网2025-05-22

央视网消息:进入小满节气,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其中冬小麦收购量将达1700亿斤。四川省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目前,四川925万亩小麦已收获70%,预计将在5月底之前完成夏收任务,并同步启动土地的平整、旋耕、蓄水等工作,为6月芒种时节的水稻插秧作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当前,全国小麦机械化收获重心也已向黄淮海麦区转移。

河北高阳:小麦灌浆期滴灌喷防作业忙

小满时节,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眼下,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的近29万亩小麦正值灌浆期,这个阶段是小麦养根护叶的重要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预防“干热风”以及防治病虫害,当地对小麦展开浇灌及“一喷三防”作业。

高阳县庞口镇的小麦单产提升项目高产示范片区内种有近3000亩成方连片的小麦,可以看到现在麦田里,这些小麦已经长到70多厘米高,远远望去这些小麦已经渐黄,还有20多天就能开镰收割了。据常年在这里提供农技指导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介绍,现在这里的小麦正处于关键的灌浆期,在这个期间麦穗中的籽粒会持续吸收水分和养分,管理得好了,小麦籽粒就会饱满,管得不好,就会干瘪,会直接影响产量。

怎么管理呢?首先来说说浇水,这个周期浇的水也被称为灌浆水。什么时候浇?不是再靠过去种地的老把式经验判断了。来看田里智能气象监测站能监测麦田里近一个月、近一周还有当天的土壤墒情。有了它提供的监测信息,农户们浇灌浆水也就有了更为精准的依据。

说到浇地,这里也十分地方便,农户们只需要用手机一键操作就能开始,操作者也不用守着庄稼,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完成。现在记者身旁的麦田正在浇灌浆水,但是水在哪?这水是从这根黑色滴灌带的小孔里滴在在小麦的根部,但是别小瞧了这个小孔,它实现了精准浇灌,滴出来的水能覆盖周围三十厘米直径的范围。通过这种“小水滴灌”的方式,小麦根部既不缺水,同时土壤也不会出现含水量过大而松软,遇到大风时小麦也不会倒伏。滴灌带是在小麦播种时同步铺设到地里的,能兼顾小麦以及小麦丰收后轮作玉米的用水需求。这种浅埋滴灌的节水技术,每亩地可节约水100立方米左右、节约肥料30公斤。

小麦快熟的时候,天气也越来越热了,这时候最怕的是“干热风”。“小水滴灌”不仅是灌浆水,也增加了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预防“干热风”危害。此外,在农技专家建议下,这里还利用无人机二次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这样不仅增强叶片抗蒸腾,防止早衰,还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在这样精细管理下,预计今年这里的小麦亩产将达到1400多斤。

三夏有新知:什么是“三夏”?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西南、江淮等地小麦已经开镰收获,再过一周左右,我国夏粮主产区也将迎来大规模机收,“三夏”生产陆续展开。那么“三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通过一条短片来了解一下。

“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集中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夏收粮油作物主要是上年秋冬季播种的冬小麦和冬油菜。冬小麦是重要的口粮,油菜籽是国内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源、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40%左右,这两大作物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面袋子”和“油瓶子”。

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最集中的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4月下旬,长江流域冬油菜陆续开镰收获,抢收之后就要栽插早稻、中稻。

冬小麦率先开镰的是西南麦区,接下来,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陆续进入收获季。其中,黄淮海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是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麦区。这里种植的冬小麦,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七成多、产量近八成。预计再过一周左右,小麦大规模机收将在黄淮海麦区拉开序幕,接下来20多天时间里,收割机陆续北上,全国3.4亿亩小麦将丰收到手、颗粒归仓。冬小麦收获后的地块,将加紧种植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就是夏种。

我国粮油作物品种多,分布区域广。夏收、夏种梯次进行的同时,未收小麦的地块、已收播种的地块正在开展夏季田间管理,也就是夏管。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田间管理对粮食产量至关重要。

香港打撈及拖船服務有限公司榮膺2025年度最佳拖船獎 開創綠色航運新時代

2025-05-22

勞工處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 僱主應採取防暑措施

2025-05-22

國泰城昨火警千人大疏散 國泰指不涉模擬駕駛

2025-05-22

城巴響應「演唱會旅遊」 首推機場快線電子票即日來回

2025-05-22

高溫天氣持續 長洲錄得36度 九龍城、大埔等35度

2025-05-22

大熊貓龍鳳胎│5月27日起可直接在展館外排隊 無需預領時間票

2025-05-22

飲食業界就業情況惡化 調查顯示:過年後逾半飲食工人失業

2025-05-22

英国首次在本土蚊子中发现西尼罗病毒

2025-05-22

卡塔尔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提供150万美元额外资助

2025-05-22

美知名百货零售商下调销售预期 经济学家唱衰美国经济

2025-05-22

海關就仁滙疑結業事件收逾2千宗投訴 涉款近3萬

2025-05-22

美媒:美国对以色列失望 愿与哈马斯直接谈判

2025-05-22

2025年1-4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

2025-05-22

第七届西洽会在重庆开幕 现场签约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

2025-05-22

科技部:7个方面15项政策举措,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025-05-22

从“新农人”成“兴农人” “90后”返乡走出致富“振兴路”

2025-05-22

护航小麦稳产丰收 田间管理举措“一喷三防”到底是什么?

2025-05-22

今年1-4月超3400万名消费者参加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带动销售1745亿元

2025-05-22

与你我相关!《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解读

2025-05-22

外交部: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 这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2025-05-22

外交部: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维护社会稳定

2025-05-22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多个部门在行动↓

2025-05-22

商务部再回应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坚决反对

2025-05-22

产业“强”、消费“旺” “新”消费热潮涌动 催生经济新动能

2025-05-22

展现文化产业新气象——写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

2025-05-22

文博会21年:从200个展区解码中国文化产业演进脉络|数说大湾区

2025-05-22

从秦巴山区到西子湖畔:“安康富硒茶”组团拓展长三角市场

2025-05-22

华夏银行银川分行被罚款50万: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025-05-22

人事调整未歇、业绩失速,桂林银行IPO辅导能否如期验收

2025-05-22

“博弈:象棋文化与体育精神展”在山东泰安开幕

2025-05-22

“体育强国”大家谈丨“跟着赛事去旅行”既是时尚,也是消费强力引擎

2025-05-22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2025-05-22

如何读懂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含金量”?

2025-05-22

数读经济“新信号”:港口“流量”折射外贸新机遇

2025-05-22

稳预期,科学应变强信心(评论员观察)

2025-05-22

文化中国行·小满丨万物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