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地” 智慧农业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央视网2025-05-09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粮食生产进入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科技赋能,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下面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

陕西:插秧用上新科技 智慧农业效率高

在陕西汉中市,当地122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插秧期,随着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农民“一脚泥水一身汗”的传统插秧方式正逐渐被更加智能,更有效率的现代化耕作方式取代。

在汉中城固县的龙头镇的一块百亩连片的稻田里,现在这里有五台插秧机同时在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除了传统的有人驾驶插秧机外,当地也在积极推广智慧农机,大家可以看到,这台正在作业的就是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这台无人插秧机可以精准走直线、自动掉头,插秧的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一天作业8小时,可以完成近40亩插秧任务。

农谚说:水稻要高产,育苗是关键。记者手里的秧苗有5到6片叶片,高度在18厘米以下,这样生长状态的秧苗非常适合机器插秧,这些秧苗来自距离这里不远的智慧育秧工厂。在这个育秧工厂里,水稻育秧就像工厂生产流水线一样,采用机械化运作,时间、温度、密度等都能精准控制。育秧机上的秧苗排队经过机器一侧的喷淋设备,自动完成浇灌。不仅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育秧成本,还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育秧大棚能将传统的40天的育秧周期缩短到18天左右,育秧效率翻倍,时间减半,全年可为周边农户提供机插秧苗超过5000亩。

今年由于天气比较干旱,插秧时间要比往年延长十天左右,为了有序插秧,科学调度农业用水,他们通过这里的农业智慧管理平台,实时收集数据,并对不同田块的插秧时间、施肥时间、农管时间进行有序安排,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通过无人插秧机、智慧育秧工厂、农业智慧管理平台等多种科技的加持,为夏粮的丰产丰收提供支持。

甘肃白银:“机械播种+智能滴灌”玉米播种进度超九成

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气候寒凉,土地盐碱化程度高,以种植耐寒耐旱、抗盐碱的玉米、葵花等作物为主。当地也利用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提高种植效率,目前玉米的播种进度已超九成。

在白银市平川区西格拉滩,这里的海拔在1400米至1600米。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凉,播种时间较晚。这几天,在当地的高标准农田里,多台搭载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在作业,走一次就完成开沟、铺膜、播种、水肥管道铺设等工序。通过卫星定位,播种机能将播种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与传统的人工播种相比,精准度提升了80%以上,且播种效率也提高了3倍。

由于降水少,西格拉滩高标准农田里分布着十几间小型泵房,每间泵房相当于一座小型蓄水池,技术人员通过电脑调整水肥比例,通过滴灌管道直达农作物根系,实现水肥同步精准供给。

今年,白银市预计种植玉米180余万亩,目前播种进度已超九成。

山西临猗:植保无人机助力小麦稳产增收

刚刚看到了无人插秧机和播种机,再来看看植保无人机。眼下,山西运城市临猗县的小麦进入灌浆期,这是稳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当地借助无人机对全县的27万余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作业,确保稳产增收。

在运城市临猗县猗氏镇贵戚坊社区的一片麦田里,飞防人员熟练操控着植保无人机,正在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雾状喷剂被均匀喷洒在小麦的植株上。

一喷三防是指,一次喷施叶面肥等混剂,防治病虫害、干热风、早衰,促进小麦增粒增重,确保增产丰收。采用无人机作业不仅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还能确保混剂精准喷施到小麦的叶面上。记者从临猗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地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27.43万亩,一喷三防作业将在5月11日完成。预计6月上旬陆续成熟,开始收割。

新疆喀什:380万亩冬小麦进入抽穗期

再到新疆喀什地区去看一看,目前当地的380万亩冬小麦迎来抽穗期,当地组织农民抢抓晴好天气,科学浇水、施肥,确保夏粮增产丰收。他们也用上了植保无人机。

在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冬小麦种植基地,村民正在操作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工作。为了保证冬小麦在抽穗期间能更好地开花和灌浆,在前期的拔节、分蘖期,当地都进行了合理的灌溉施肥,力争稳产高产。

今年,新疆喀什地区种植380万亩冬小麦,其中巴楚县冬小麦种植面积达26.5万亩。当地及时组织农民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同时派出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全力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

智利一架医疗救护飞机坠毁 致6人遇难

2025-05-09

土耳其警方拘留16名涉嫌与“伊斯兰国”有关联者

2025-05-09

南非柑橘小镇的焦虑——关税海啸中的国别观察

2025-05-09

“中国排面”亮相莫斯科红场

2025-05-09

跨越时空,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

2025-05-09

G20召开贸易投资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多方反对美国单边关税措施

2025-05-09

“谁为关税买单”?美媒给出答案

2025-05-09

总台记者观察丨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秋季或更贵

2025-05-09

影像志|新华社镜头下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2025-05-09

美“电影关税”冲击好莱坞 学者斥其为政治操弄

2025-05-09

巴基斯坦称已摧毁77架印度无人机

2025-05-09

日本冲绳县议会要求彻底修改日美地位协定

2025-05-09

哈马斯与斡旋方举行两轮会谈 停火谈判暂无进展

2025-05-09

中国医疗队在塞拉利昂偏远地区举行多场义诊

2025-05-09

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德国工业产出面临再次受挫

2025-05-09

我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提醒在巴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2025-05-09

匈牙利总理:接纳乌克兰加入欧盟无异于“经济自杀”

2025-05-09

欧洲议会通过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修订案

2025-05-09

斯里兰卡空军直升机坠毁致6人死亡

2025-05-09

4月份进出口规模达历史次高 中国外贸交出超预期“韧性答卷”

2025-05-09

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朝着“稳”“进”“好”方向发展上升曲线

2025-05-09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猴痘確診個案 提醒市民提高警覺

2025-05-09

当体育遇上“云”力量 “智能健身设备+虚拟赛事”开启全民健身科技“蝶变”

2025-05-09

《平潭映象》舞台劇首登香港 以藝術為媒深化閩港文化交流

2025-05-09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国家启动提升工程提供新模式、新平台

2025-05-09

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 揭無人機前沿技術

2025-05-09

丘應樺拜訪國家商務部 介紹香港促進貿易和招商引資最新發展

2025-05-09

海關偵破3宗海路走私案件 檢獲約1億2千萬元貨物

2025-05-09

食環署推新措施加強規管私人泳池救生員

2025-05-09

14.14万亿元,超预期!外贸数据逆势增长 我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

2025-05-09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原副行长陈元良接受审查调查

2025-05-09

入境處拉13裝修黑工│內地公司小紅書招徠港客 師傅持雙程證來港非法工作

2025-05-09

恶劣天气影响南方多地 多部门“以雨为令”全力应对

2025-05-09

路政署在上海分享香港主要運輸基建項目 與內地同業交流工程創新經驗

2025-05-09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用户超1.64亿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5-09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意见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