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5月1日起,新国标《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这意味着 “住宅楼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等标准,成为新建住房的刚性要求和准入门槛。新标准落地实施,各地“五一”楼市有什么变化?新规下“好房子”有什么亮点?我们先去北京看一看。
“五一”假期,北京多个商品房项目迎来大批看房客流。在南五环的一个新房售楼处里,记者看到,来选房看房的市民络绎不绝,接待区几乎都坐满了。
当被问到如何理解“好房子”时,购房人普遍提到了住宅得房率、层高等指标。
“好房子”政策的落地,让很多小户型住宅产品的功能性也得到提升。在北京亦庄,一个9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户型,室内最小居室的使用面积可达10平方米,不仅可以用作书房,作为卧室摆放正常尺寸的双人床也绰绰有余。
住宅品质的提升也促进了房屋销售,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多个区域,销量靠前的往往是一些品质较高的“好房子”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29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3010套,同比上涨30%,网签成交均价65178元/㎡,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业内人士认为,高品质、改善性住房项目入市,带动新房网签成交均价出现结构性波动。
进化中的“好房子”:克服噪声漏水问题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不光是得房率这些硬指标有明显提升,如今的“好房子”项目针对住宅使用中的一些痛点,提出了解决方案,而在房屋智能化等方面,也将满足购房者的更多期待。
在北京朝阳区一个“好房子”技术展馆,像噪声、漏水、返臭等住宅使用中的常见痛点,都有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款黑色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相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白色聚乙烯管道,对噪声的隔绝效果提升了不少,能显著降低厨房、卫生间管道冲水带来的噪声。
目前,这些技术措施已在部分商品房项目中应用。
在另一个商品房项目的样板间,新技术应用让房屋变得更智能。入户门口的一块屏幕,集成了一个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好房子体检系统。 只要点击屏幕,就能够实时监测空调、新风等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设备出现故障,还能够通过屏幕查看设备使用说明、报修或更换耗材。未来,其他类型的家电家居设备也有望接入该系统。
此外,“好房子”相关的标准体系也在完善,目前,国内首个“好房子”营造体系发布。该体系基于172项住宅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对标《住宅项目规范》等80多份现行、住宅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提出针对每一个问题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