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顧客提防不良店舖由「斤變両」轉「盒變粒」劏客新招!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指佐敦一間藥房向內地遊客銷售中成藥時,店員過程中疑展示一盒具護肝功效中成藥聲稱售價為980元,但當將盒中成藥磨粉後,即指980元是一粒價錢,一盒有十粒,總售價為9,800元,遊客需要支付預期的10倍價錢。海關經調查,今日(29日)到涉案店調查及拘捕一名32歲男店員,涉嫌使用誤導性遺漏的不良營商手法,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不良營商手法調查第一組調查主任陳易呈今日講述案情時表示,內地勞動節黃金周假期將至,海關會繼續加強執法及巡查,嚴厲打擊不良營商行為。除執法外,海關亦會加強有關宣傳教育工作,包括在不同地區的旅遊熱點派發宣傳單張,向旅客講解消費者權益及提供精明消費小錦囊等。此外,海關亦會在社交媒體,包括在小紅書、抖音及微信公眾號上載宣傳影片,提醒內地旅客遊港消費時注意事項。
海關強調,十分關注商戶以不良營商手法誤導旅客購物的情況,一直設有快速行動隊處理短期留港旅客的緊急投訴,並會即時轉介有關個案予調查人員作優先處理。海關提醒商戶,須遵守《條例》的規定;另消費者於購買貨物時,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付款前要確定貨品的總價格和計價單位,要求更詳細資料,包括所選商品的總價格,再作交易決定,購物後亦要保留單據及相關紀錄,若日後需作出申訴,可作為憑證。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182 8080,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或網上表格舉報懷疑違反《條例》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