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福建省泉州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密切关注耕种进展,加强动态监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需要。目前,泉州市供销系统共储备化肥5.48万吨,超额完成储备任务。
位于晋江市内坑镇白垵村的晋江市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不时有农户上门采购新一年春耕春播需要的尿素、复合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等农资产品。“供销社的农资产品质量有保障,我们经常到这里购买肥料,今天就下了一吨的单。”正在采购农资产品的农户黄德庆说。
为把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到田间地头,泉州供销社系统到各乡镇开展包括测土配方、庄稼医生“巡诊”等科技下乡活动,根据土壤情况,为农户配置相应的复合肥和有机肥。接下来,还将根据各农场、种植基地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农资配送服务方案。
泉州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农资供应服务模式,今年已开展春耕农资科技下乡活动 16 场次,累计赠送化肥 382.6吨,让利销售26吨,赠送种子、农药2000余份,发放宣传材料2600余份,为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推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农资经营服务模式,延长营业时间,强化售后服务。如,通过电话(网络)预约,安排专人专车线下配送,将农资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户手中,切实解决农民购买农资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推动绿色农资升级,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泉州市供销社加强农技宣传,引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累计销售有机肥、水溶肥9814吨,同比增长13.7%。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庄稼医院”、农资经营网点设立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坚持“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按照“统一回收、统一归集、统一处置”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农资废弃物回收工作,有效减少农田环境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