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翻译行业发展报告审定专家:智能翻译的技术演进与未来展望

中国网2025-04-30

在人工智能深刻影响行业变革的当下,翻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挑战。针对外界“翻译行业是夕阳产业”“AI将取代人工翻译”等论调,《2025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2025全球翻译行业发展报告》审定专家、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闫栗丽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指出:自机器翻译诞生至今,人类就一直在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行业变革,当前的生成式AI带来的影响只是行业进化升级过程中的最新阶段。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翻译行业而言,并非全面替代关系,而是一种深度赋能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翻译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

图为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闫栗丽接受采访,对2025翻译行业发展报告进行解析。

发展历程:从语法规则到生成式AI

根据闫栗丽的梳理,中国翻译行业的智能化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经历了基于语法规则的第一代机器翻译、2000年前后兴起的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再到后来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直到今天的生成式翻译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演进并非全面替代关系。例如,上一代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与生成式翻译的原理不同,“目前行业采用的是一种混合技术模式,”闫栗丽解释,“不同的技术被应用在翻译流程的译前、译中、译后不同环节,解决不同的问题。”

澄清迷思: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与风险

当前生成式AI的出现确实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显著变化。“最直观的是译文质量的提升,”闫栗丽表述,“生成式翻译的产出更加流畅自然,不像早期机器翻译那样有明显的‘机器味’。”

但这种表面上的质量提升也潜藏着隐蔽的、更难察觉的风险:“生成式翻译可能出现漏译、错译,甚至会产生‘幻觉’,凭空添加原文没有的内容。在严肃场合,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当前行业实践中,通行做法是正式场合翻译需由人工审校兜底。

同时,与外界理解不同的是,大家接触到的通用大模型工具虽然也能够完成单篇文章翻译任务,但无法满足商业项目的专业需求。例如在处理批量任务时出现术语不一致、风格不统一等问题,或是随着篇幅增长而无法保证稳定的质量输出。

扬长避短:多种智能化技术组合的翻译实践

同时闫栗丽强调,即便存在以上问题,将生成式AI纳入工作流程的确为翻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首先,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了翻译效率:“传统人工翻译每天约3000-5000字,CAT工具时代可达8000-10000字,现在结合生成式AI,专业译员每天可以做到处理2万字,甚至一些译员处理熟悉领域内容时可以高达4万字。”

其次,生成式AI的弊病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安排翻译工作流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化技术组合。例如,通常会先用经过垂直领域训练的NMT(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引擎进行初步翻译,再使用生成式AI进行语法错误筛查、润色处理等。另外在传神语联的实践中,基于自研的根原创大模型技术基座开发针对法律、医疗等领域专门的智能体,可以针对性地解决特定领域的翻译难题。

人才培养:从传统译员到语言工程师的转型

另外,闫栗丽特别强调了一个关键议题——人才培养。“当前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存在顾虑,认为翻译专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但实际上,翻译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型,这和很多其他专业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她指出,未来的翻译人才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者,而是需要兼具语言能力、AI技术应用能力和特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招聘市场情况看,这类人才的薪资水平明显高于传统译员。

这种转型正在催生新的职业方向,例如“语言架构师”或“语言工程师”等,我们将其定义为“智能语言工程师”。他们不仅掌握语言技能,还能运用AI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跨境电商、国际传播等领域,已经有不少翻译人才能够完成场景化的任务,甚至自主创业。

对此,闫栗丽建议高校翻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同时学生乃至在职译员也需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将AI技术融入工作流程,持续思考“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利用AI工具,让自己能够成为‘六边形战士’。”

展望未来:实现智能审校,走向服务增值

谈及未来发展方向,闫栗丽指出智能技术如果能够在翻译质量判断上实现突破,将会产生颠覆性发展:“如果AI能够自主判断翻译结果中哪些内容可以直接采用、哪些需要人工干预的技术实现,将真正为行业带来颠覆式变革,因为这意味着全文审校的模式可以升级为只检查可能有错的内容。”

同时,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翻译服务走向增值和升维。现代翻译已不仅限于文本转换,“翻译的核心是传播”。闫栗丽以传神语联的实践为例说明,“我们正在为出海企业提供国际品牌公关等综合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文化适应和品牌落地。同时,智能技术也能够帮助译员更好应对一些延伸性的需求,例如PPT制作、海报设计等。”

这种转型印证了闫栗丽的判断:“智能技术对于翻译行业而言,并非全面替代关系,而是一种深度赋能关系。它本质上是一种新质生产力,不仅促进了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更推动了翻译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在她看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翻译行业的价值链条,从单纯的语言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发展,“是绝对的利好,我们要去拥抱它、善用它。”

(文/中国网 张芃芃)

海成集团斩获江北核心地块,再拓两江四岸版图

2025-04-30

贵阳双龙乾麟龙壹号院再获预售许可 新增43套商住房源

2025-04-30

规划方案公示!贵州双龙装备制造产业园更名为农业融合产业园

2025-04-30

贵阳花溪石板组团地块规划调整公示 新增24班小学优化教育配套

2025-04-30

贵阳清镇铜雀台二期获预售许可 新增270套住宅入市

2025-04-30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小学全面封顶 教育新篇强势启幕

2025-04-30

韩国大邱山火被扑灭 影响区域达260公顷

2025-04-30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在法上映 各界高度评价

2025-04-30

“中国的经济规划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见证·中国机遇)

2025-04-30

全球瞭望丨澳媒:美国军事支出庞大且热衷逐利

2025-04-30

中俄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4-30

西班牙和葡萄牙电力基本恢复

2025-04-30

一架载有2人的小型飞机在日本岛根县坠毁

2025-04-30

韩国下届大选执政党初选4进2结果揭晓 金文洙、韩东勋胜出

2025-04-30

伊朗:与美国谈判有“红线”

2025-04-30

“史诗级失败”!特朗普政府“百日新政”沦为“百日乱局”

2025-04-30

美滥施关税反噬自身:美国经济多领域受冲击 市场信心跌至低谷

2025-04-30

巴基斯坦防长:巴印局势可能升级但不会爆发核战

2025-04-30

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有轨电车相撞已致18人受伤

2025-04-30

佩斯科夫:俄愿在不设先决条件下启动谈判 未获乌方回应

2025-04-30

国际观察丨加拿大大选:特朗普“助攻”自由党胜出

2025-04-30

新西兰南岛西岸远海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4-30

麦夸里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4-30

普京:国际社会须构建更加公平的多极世界秩序

2025-04-30

创纪录 美国3月贸易逆差激增至1620亿美元

2025-04-30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2025-04-30

加拿大总理:将“按照我们的条件”与美方就贸易和安全谈判

2025-04-30

德国通胀推高贫困水平 弱势群体生活承压

2025-04-30

美民调显示近六成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政府恶化经济状况

2025-04-30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首次彩排在莫斯科举行

2025-04-30

巴基斯坦高官:印度恐将在24至36小时内动武

2025-04-30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对汽车零部件关税提供补偿

2025-04-30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五一”假期全国森林草原火险形势预测

2025-04-30

深入一线明察暗访 节前通报加强提醒 紧抓节点整治“四风”顽疾

2025-04-3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2025-04-3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