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系統的啟用,象徵着香港由「城市機場」向「機場城市」願景的邁進,亦為開埠以來規模最大、金額最高的基建工程。項目落地過程中,在港中資企業功不可沒。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行長李曦光表示,航空業是香港長期的競爭優勢,背後得益於香港的區位優勢及國家長期支持。
2020年,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牽頭20家本地及國際銀行,包括滙豐、三井住友、中銀香港等,為香港機場第三跑道項目建設提供350億元銀團貸款支持。其中,國開行香港分行承諾100億元融資。2024年底,第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
在李曦光看來,機場第三跑道的落成,在有力增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國際的能力,具體反映在三個方面:
首先,鞏固提升香港航空樞紐地位。李曦光指出,第三跑道系統啟用之前,機場每小時的航班處理量已趨近飽和。第三跑道啟用後,香港機場運量全面提升,預計客運能力可達每年1.2億人次,貨運能力達1000萬噸,均增加兩倍以上。展望未來,隨着香港機場網絡及容量進一步壯大,將進一步釋放香港機場與「一帶一路」沿線貨運貿易、服務互聯互通布局潛力,提升香港航空樞紐地位。

其次,助力香港「機場城市」建設。李曦光表示,第三跑道系統的建設、啟用,將使得原有「機場城市」規模擴大一倍,帶動高端商業、旅遊和休閒活動,為香港國際機場以至香港整體經濟帶來新動力。隨着「機場城市」願景下各個項目相繼落成,香港國際機場將成為香港和大灣區的新地標,成為香港乃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具有顯著社會效益。據李曦光介紹,第三跑道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預計可直接或間接提供約28萬個工作崗位,創造經濟效益高達4550億元,遠超投資成本。香港的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等行業,均將受惠於機場三跑帶來的人流及物流,同時也助力「航線上的大灣區」通達全球、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形成。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其中,航空業成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八個重點領域之一。李曦光認為,未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香港航空業發展前景廣闊。
其一, 「一帶一路」業務正成為重要增長點。目前香港國際機場「一帶一路」業務佔比最大,其中沿線國家航班佔比50%,空運貨物按重量計佔比41%,貿易總值佔香港對外貿易額的48%。隨着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之間的航空服務聯繫,未來這一比重有望繼續提升。
其二,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極大提升了香港航空業需求。香港國際機場具備便捷的跨境海陸交通網絡,可為大灣區旅客提供快船轉駁及客車服務,也能成為大灣區內各城市與全球貨郵往來的樞紐,香港國際機場將在大灣區航空業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香港機場正在積極打造亞洲電子商貿樞紐。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菜鳥智慧港、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擴建工程等均已投入使用,DHL機場轉口郵件中心、UPS新樞紐中心等正在建設之中。未來,香港國際機場處理貨物的能力和效率將大幅提升,有助於打造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亞洲電子商貿樞紐,並鞏固大灣區國際貨運門戶的地位。
責任編輯: 梁存希